稻花香混着蓝靛香,山歌声里藏着乡愁…这身衣裳,竟勾起了好多儿时记忆。
壮族人民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习俗呢?恐怕人们了解最多的是唐代壮族的歌仙刘三姐吧。传说刘三姐是一个聪明睿智,歌声优美的歌仙。她用动人的歌声讴歌劳动和爱情,也怒斥财主恶霸的罪恶行迹。因此财主对她怀恨在心,在三月初三那天叫人砍断了她砍柴攀登的藤蔓,于是刘三姐坠崖而亡。为了纪念她人们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定为歌圩节。
当然也有人说是为了纪念一对追求同生共死的痴情爱人的。这对情侣是有名的歌手,常常唱山歌来互诉衷肠。但由于封建礼教约束无法终成眷属。于是双双殉情。
美丽而凄惨的传说流传下来,壮族的这个节日也传承下来。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设立了三月初三为歌圩节。这是个隆重热闹堪比春节的载歌载舞的节日。当地人热情的欢迎外来人参加唱山歌挑战。男生先唱,同时观察寻找意中人,找到倾心的姑娘就唱见面歌,若遇到有意的姑娘同意后再唱询问歌,爱慕歌,交情歌等。这个大型的节日往往人山人海。除了唱山歌还有抢花炮,抛绣球,吃五色糯米饭。据说五色糯米饭是用红兰草,紫蕃藤等植物汁液浸泡的糯米做成的红黄黑白紫五色糯米饭。吃了可以人丁兴旺,身强体健。
至于服装。壮族男子的服饰跟汉族相近,但女子的服饰是色彩斑斓,五花八门的。因为他们的图腾是蛇图腾,鸟图腾和蛙图腾。而青蛇,乌鸦和青蛙皆为青黑色,所以壮族服饰以黑为美。衣短齐腰,裙长至膝,裤长过脚,被称为“三层楼”。
至于饰品,壮族人民有他们值得骄傲的“壮锦”,和“云锦”,“蜀锦”,还有“宋锦”并称中国四大名锦。他们可以制成头巾,围巾,衣裙。另外壮族姑娘喜欢佩戴银梳,银簪,耳环,项链,胸排,戒指,特别是银手镯。
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,别样的壮族人民一样有他们自己的精彩和独特之处。见多识广的头条读者们,大家还知道哪些壮族的风俗习惯吗,咱们一起来留言分享吧

文章配图

刘三姐的一生:
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,其形象和故事在岭南地区各民族中广泛流传,以下是关于她一生的常见传说内容 :

– 童年与成长:相传刘三姐出生于唐代宜山壮族山村,自幼父母双亡,与二哥相依为命,靠打柴种田为生。她排行第三,天生丽质,聪慧过人,尤其擅长唱山歌,歌声宛如黄莺啼鸣,且出口成章,能以歌代言,名扬壮乡。
– 反抗财主:当地财主莫怀仁见刘三姐貌美善歌,欲纳为妾,遭到拒绝和奚落,便怀恨在心。莫怀仁先是企图禁歌,被刘三姐用山歌驳得理屈词穷。之后他又花重金请来三个秀才与刘三姐对歌,想让她出丑。但刘三姐镇定自若,巧妙地用山歌回应,问得秀才们哑口无言,丑态百出,大败而归。
– 逃离迫害:莫怀仁恼羞成怒,勾结官府欲置刘三姐于死地。在乡亲们的帮助下,刘三姐协同哥哥趁夜乘竹筏逃离,辗转来到柳州。后来莫怀仁得知其踪迹,又买通官府派出官兵围堵。刘三姐不忍心乡亲们为自己流血受牵连,毅然跳入小龙潭中。
– 升仙与传承:就在刘三姐跳入小龙潭的瞬间,狂风大作,一条金色大鲤鱼从小龙潭中冲出,驮着三姐飞上云霄,刘三姐就此成为歌仙,她的山歌也被人们世代传唱,成为了壮族文化乃至整个广西文化的标志性符号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